![]() | ![]() |
12月31日上午,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焕东来到温州外国语学校,向全体教职工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温州外国语学校状元分校、温州外国语小学的部分领导、教师也参加了宣讲会。温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钟伟平主持会议。
宣讲会上,郑焕东紧扣宣讲主题,从“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及其重要背景意义”、“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践要求”三个层面出发,全面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郑焕东指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准确把握“一个主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一直在这条路上,不偏航,不懈怠。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全会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两个确立是我们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理论飞跃,指的是百年奋斗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我们要重点关注第三次飞跃。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深刻体会党和人民创造了“四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成就。党和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取得了伟大成就。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深刻把握“五大历史意义”。包括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这五条意义,深刻凝练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深刻领悟“十个明确”和“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十个明确”,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个坚持”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它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郑焕东强调,教育工作者担当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必须把学习全会精神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教育发展结合起来,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全市“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奋力建设“五城五高地”,教育高地是其中的重要领域。
他以“2345”四个数字对温州教育发展工作进行强调部署:“二”是“两高”战略: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水平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在横向上,要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在纵向上,能够突破历史最好成绩,奋力争先。这是打造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的总引领。
“三”是打造“三个地”:学子就学的首选地、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高地、高素质教育人才的集聚地。
“四”是实现“四个转变”:推动温州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从跟跑为主向领跑为主转变、从基本满足向更加满意转变、从外延拓展为主向内涵深化为主转变。
“五”是五个主要任务:一、抓均衡。聚焦共同富裕,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主要抓手,督促各地政府落实教育公益属性、教育发展主体责任,努力把学前办好、小学办优、初中办强、高中办特、高教办精,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水平。二、抓质量。落实“五育”并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特别是深化课程改革、课堂变革,强化精准教学,做强全国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项目化学习改革示范区两块牌子,提升学生学习内驱力、自主学习力,巩固提升温州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的第一方阵优势。三、抓队伍。统筹抓好校长、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队伍建设,通过师德师风建设、瓯越教育人才培养、教师管理机制改革等工作,为广大教师拓平台、优待遇、强保障,让尊师重教在温州蔚然成风。四、抓改革。以建设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契机,以“未来教育”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化数字化改革,融入到教育发展、学校办学、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打造更多创新应用场景,当好全省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五、抓生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全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筑牢教育基层党建堡垒。强化依法治教,凝聚发展合力,维护教育良好生态。
最后,郑焕东希望温州外国语学校全体教职工主动融入全市教育大局,为“学在温州”贡献力量。做到提高站位、争先创优;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潜心育人、立德树人。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贡献更大教育力量。